□記者張超圖片來源於網絡
  核心提示|不少地方的小學出現了“作業免做券”,讓部分家長頓時捏了一把冷汗。前幾天,有洛陽市伊川縣居民打電話咨詢,“這馬上要期末考試了,那天我家孩子從學校回來,突然告訴我,班主任老師說今天的作業不用寫了。”聽完這句話,家長急忙給班主任打電話詢問情況。
  小學生表現好可領取“作業免做券”的事掀起了一場關於激勵教育話題的討論。“獎勵制度”的特色教育成果,是否能用到家庭教育當中呢?在父母身上有哪些獎勵孩子的方式不靠譜呢?
  考試考得好,獎錢又獎物
  雖然我們對此方法不甚喜歡,卻很難想到更好的辦法去鼓勵孩子,因此這種曾經不屑的方式現在又變相地用在了孩子身上。“你好好完成作業,ipad給你玩半個小時。”“暑假作業在20天內做完,不然今年去海邊玩就不帶你了。”
  學習好了就獎勵物質的方式無疑是將孩子的努力學習物質化了。學習的目的不再是獲得知識的快樂,不再是自我提升的滿足,而是獲得物質獎勵的手段。這種方式即便讓孩子學習進步了,但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對物質的狂熱和唯利是圖的思維模式。
  用做家務的方式,換取零花錢
  西方家庭對孩子“支付報酬”的鼓勵形式越來越盛行。許多媽媽抱著教會孩子“要回報就要有付出”、“儘早體驗社會”的理念,試圖為孩子搭建一個公平交易平臺。殊不知,這種激勵模式可能和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馳。
  “家”不是市場,不是交易的場所,家人的凝結劑和潤滑劑是“感情”而非別的,所以很多家教專家並不贊成孩子乾家務就給錢,因為這會把親情關係降低到商業關係,把親人間的互助處理成利益交換。這和我們的傳統文化格格不入,且會削弱兒女和父母的感情。
  當然,並不是完全要摒棄這種方式,只是在操作上,家長有一些需要註意的地方:只有當孩子有額外需要時,才可選擇用乾家務換報酬的方法;儘量讓孩子體會做家務本身的快樂,比如碗由臟變乾凈的感覺;在孩子做得好的細節處,多一些稱贊和鼓勵。
  過度延遲滿足,激起孩子強烈的迷戀
  很多父母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調查:實驗者給一群小孩每人一個棉花糖,對他們說,如果誰能等半小時後再吃,就可以再獲得一個。最後有一部分小孩當時就吃掉了,還有一部分小孩強忍著饞,吃到了兩個棉花糖。跟蹤調查發現,後一部分小孩事業和生活都更成功。科學家把這種行為稱為“延遲滿足”。很多家長會通過某種方式,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種優秀品質,但是它並不是通過無數次“延遲滿足”的行為去培養的。這種將孩子想要的東西故意推遲給他的行為,除了激起他對這個東西的迷戀之外,並不能提升“延遲滿足”的能力。只有內心有足夠多的滿足感和對他人、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人才能抵禦當下的誘惑。
  引誘孩子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快叫阿姨,叫阿姨給你買糖吃。”小朋友見到陌生人時,耳邊總會出現這種聲音。看似鼓勵孩子講禮貌,培養他熱情待人,可是這樣的激勵傳遞給孩子怎樣的信息呢?
  這本身並不是個激勵的行為,更像是在賄賂小孩。可以問問自己,你是想培養孩子講禮貌、尊重他人的品格,還是想培養他學會巴結大人的習慣呢?當你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打招呼,他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我本不用跟阿姨打招呼,但她如果給我買冰激凌吃的話,可以叫她一聲。
  想要孩子尊重別人,首先要尊重孩子。他想打招呼就打,不想就隨孩子去吧。強迫孩子做或用一些手段賄賂他,這本身就是對孩子不禮貌了。  (原標題:獎勵孩子的錯誤方式,你占幾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20fabrz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