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晨報訊 (記者 杜海)昨日,國務院發佈了《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年-2020年)》,涉及到三峽庫區19個縣(區),其中重有巢氏房屋慶占了15個。支持庫區發展,合作規划出台了5方面19條政策。
《規劃》指出,自1992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展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重預防癌症大決策以來,三峽庫區城鄉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12年,三峽庫區地區生產總值4986億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價因素,分別比1992年增長了15.9倍和14.7倍。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為庫區經濟社會發展usb作出了較大貢獻,2008年~2012年,為三峽庫區引進資金1049億元。
《規劃》好房網明確,支援方包括21個省(區、市)、10個大城市,國家有關部門和單位;受援方包括三峽庫區19個縣(區),重慶占15個。
《規劃》明確,以提升庫區發展能力為核心,結合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實施,在庫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移民小區幫扶和農村扶貧開發、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就業培訓和就業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等方面邁出新步伐。努力使庫區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著落、脫貧致富有盼頭。支持每個縣(區)至少形成1-2個特色優勢產業,明顯提升庫區生態農業、旅游業等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對口支援雙方政府積極組織開展勞務合作,基本消除移民家庭零就業現象;努力使庫區自我發展能力顯著提高,公共服務和城鄉居民生威剛記憶卡活水平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規劃》要求,加強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工作的指導與協調,加大國家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支援庫區合作力度,深化支援省(區、市)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工作,強化湖北省、重慶市和庫區區(縣)在受援工作中的作用,保證對口支援機構穩定、人員到位、職責清晰,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與時俱進,確保對口支援合作工作持續開展。
5方面19條政策
扶持庫區發展
支持引導產業發展
○支持發展生態農業。
○支持發展旅游業。
○支持發展商貿物流業。
○搭建製造業合作平臺。
推進移民小區幫扶和農村扶貧開發
○實施移民小區幫扶工程。
○重點支持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
○扶持致富帶頭人創業。
○廣泛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庫區農村扶貧開發。
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繼續支持庫區基礎教育。
○支持庫區提升職業教育水平。
○加大對庫區醫療衛生支持力度。
○支持庫區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發展。
○支持庫區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強化就業培訓服務
○支持庫區強化就業培訓。
○支持庫區提高就業服務能力。
○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合作。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
○支持庫區水環境保護。
○支持三峽生態屏障區建設。
○探索生態環境保護的合作新模式。
解讀>
規劃給重慶帶來六大利好
重慶晨報訊 (記者 羅薛梅 杜海)“這份《規劃》的出台,給重慶帶來了六大利好。”昨日,重慶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然說。
首先,加速推進產業轉型。三峽庫區產業結構尚處於調整期,規劃提出支持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業、商貿物流業等,對於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有效解決就業、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有這幾大利好:夯實工業發展基礎;突出解決移民就業和生計問題;有效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大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除了六大利好,李然還總結了六大商機:生態農業、旅游業、商貿物流業、就業培訓、環保產業和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
市旅游局:渝鄂聯手打造大三峽旅游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吳國富)昨天,市旅游局副局長秦定波說,結合大三峽旅游規劃,重慶市將與湖北省聯手打破區域界線,制定出長江三峽的一體化規劃,同時還將把三峽旅游推向世界。
秦定波表示,三峽是長江經濟帶的一部分,三峽旅游帶動庫區發展很有意義且非常重要,市旅游局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從註重保護三峽生態入手,與湖北建立交通互動信息合作、智慧旅游聯網,從而達到客源互送目的。他認為,此時正是三峽旅游發展的極好機遇,渝鄂兩地將在游船、景區、基礎設施及三峽文物保護上聯動,打破地域限制,著力把三峽培育成為庫區的支柱產業。
市農委:將成立農產品電子商務聯盟
重慶晨報訊 (記者 王寒露)國務院規劃指出要“幫助庫區搭建農產品展銷平臺和建立電子商務網絡”。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正大力支持農產品企業發展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同時也在積極協助和促進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聯盟的成立。
市農委市場與經濟信息處副處長高保春介紹,目前,我市至少有20家農產品企業已具備電子商務服務,內容涉及網絡下單、產品訂購、遠程配送等,已形成一定規模,發展前景良好。有意向開展電子商務的農產品企業,可通過區縣主導的項目進行申報,經過縣級和市級評審合格後,可獲得由市農委提供的相應的鼓勵政策和資金補助。
高保春透露,我市部分農產品企業已提出成立全市農產品電子商務聯盟,目前正在爭取註冊。聯盟的成立,有利於全市的農產品企業形成合力,搭建一個更好的農產品展銷平臺。
高保春說,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可開闢新的銷售渠道,消費者的選擇範圍也變得更寬,可足不出戶選購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形成後,與傳統經營模式形成競爭,還會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價格上的優惠空間。
市商委:著手建立農村現代流通體系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周意立)市商委結合三峽庫區產業發展總體佈局,與三峽庫區九大特色工業、八大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與工業園區發展相結合,大力發展輕工業產品、特色農產品等大中型專業市場,扶持發展市級邊貿市場。
其中,分別以萬州、黔江為重要節點,建設全市重要的特色網絡零售產品生產基地和特色生態民俗文化旅游帶,著力打造輻射川陝鄂湘黔的區域性網絡零售物流中心。
通過3~5年努力,初步建立起以功能集聚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以綠色便捷的農產品零售市場為基礎、以高效規範的電子商務等新型市場為重要補充、有形與無形市場相結合、產地與銷地市場相匹配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全市三級農產品市場體系初步形成,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農業規模化生產組織產銷直接對接率60%以上,超市生鮮農產品直採率35%以上。 (原標題:讓三峽庫區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
- Nov 23 Sun 2014 14:50
讓三峽庫區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